又是到了炎热少雨的季节,疫情期间,因为没有人工浇水,贵溪沿河路的树木都枯死了一半。
之所以树木容易枯死与道路的设计有很关系。人行道上全部铺设了石板,只在树木周围有一平方米区域的草皮,并且这一平方米的草皮区域还被石条围堰所围住。总体上人行道区域的石板有一个倾向道路的一个坡度。这样雨水就会顺着坡度流到道路两侧的低洼处,最终汇集到雨水井。石板路隔绝了雨水,渗入地下,树木几乎是得不到天然降水的灌溉。在没有人工浇水,或者或者人土浇水不够,枯死就是一个大概率的结局。
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,改变下树木的悲惨的状况。拆除地势高处的一条石围堰,降低石条围堰内土比周围石板低15公分,这样就在树干附近形成了一个一平方米左右的土坑。雨水就可以顺着坡度流入到这个土坑内蓄积再慢慢渗入地下。人工浇水也可以提高效率,只需把土坑水灌满就可以了。